絮凝反应搅拌机在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起着关键作用,它通过搅拌使絮凝剂与水中的悬浮颗粒充分接触、碰撞,从而形成较大的絮体以便后续分离。以下为其详细的操作流程。
一、开机前准备
首先,要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检查。查看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、零部件是否缺失或松动等情况。重点检查搅拌桨叶是否牢固地安装在轴上,传动装置的皮带或链条是否张紧适度且无破损,电机及电气控制部分是否正常,接线有无松动、破损迹象,确保各部分均处于良好的待机状态。
同时,根据处理的水质以及工艺要求,准确配置好絮凝剂溶液。按照絮凝剂的使用说明,将适量的絮凝剂缓慢加入到配有清水的溶解池中,搅拌均匀,配制成符合浓度要求的药液,并确保药液的输送管道畅通无阻,连接至搅拌机的加药口处。
二、开机操作
开启电源总开关,此时设备通电,指示灯亮起。接着,启动电机,让搅拌机的搅拌轴开始缓慢转动,观察其转向是否正确,正常情况下应与设备标识的转向一致,若发现反转,需立即停机并调整电机的接线相序,确保转向正确,以免影响后续的絮凝效果。
在确认转向无误后,逐步调节转速控制旋钮,使搅拌桨叶达到合适的搅拌速度。初始时,可设置相对较低的速度,例如设置在几十转每分钟的范围,让絮凝剂在水体中先初步扩散、混合,随着絮凝反应的推进,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转速,但一般不宜超过设备规定的最大转速,避免因搅拌过于剧烈而打碎已形成的絮体。

三、加药与搅拌
开启加药泵,将配置好的絮凝剂溶液按照既定的流量缓慢加入到水中。加药流量要依据污水的流量、水质以及前期试验所确定的投加比例来精准控制,通常通过调节加药泵的行程或频率来实现。在加药的同时,持续关注搅拌机的运行情况以及水中絮体的形成状态。
随着搅拌的进行,水中会逐渐出现微小的絮体,此时要保持搅拌速度和加药量的稳定,使絮体不断长大、增多。可以通过观察窗或者取样检测等方式,每隔一段时间查看絮体的大小、沉降性能等指标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微调搅拌速度和加药量,确保絮凝反应充分且良好地进行。
四、关机操作
当絮凝反应达到预定的时间或者观察到絮体已经成熟、具备良好的沉降条件时,先停止加药泵,关闭絮凝剂的输送通道,防止浪费以及后续对已形成絮体的破坏。
然后,逐步降低搅拌速度,直至搅拌轴全停止转动。最后,关闭电源总开关,完成整个絮凝反应搅拌机的操作流程。在操作结束后,还需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,清理搅拌桨叶上附着的杂物、残留的药液等,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。
总之,严格按照上述操作流程来操作絮凝反应搅拌机,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絮凝处理过程中的作用,保障污水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。